“一夜之间滨州按下了暂停键……”,“以前总为别的城市加油,如今我要为我的家乡加油了,加油,滨州!”朋友圈,短视频平台上铺天盖地的呐喊声响彻在三月滨州的大街小巷,一场突兀的疫情,打破安逸小城的春意。全民抗疫,众志成城,每个人都在为守护自己的家乡奔波奉献着……
尹丹丹:哪里需要去哪里,啥时候都行。
本是96年的如花青春,一位普通医院的普通职工,因为疫情,变身守护一方安全的钢铁战士。张课家小区、山柳刘小区、齐馨花园都留下过她坚定的身影。22日接到为齐馨花园居民采样任务,驱车20多分钟,提前半个多小时到达采样点备战,从凌晨12点开始一直到第二天早上10点半,怕耽误采样进度,滴水未沾,颗米未进,最后累瘫坐在椅子上。咽拭子需要采取咽喉深部、扁桃腺或是腭弓部位,很多人都有抵触情绪,她就仔细探身观察,找准时机,稳、准、快,很多小孩和和老人都喜欢她,说她是“捅喉咙眼最不难受”的采样天使。小区里有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,她主动提议上门取样检测,她说“我年轻,多动动,老人家不方便”。尹丹丹用专业的技能、细心的工作、热情的服务感染着周边的人,大大提高了小区居民参与全员核酸检测的积极性。
刘超:我来吧。我来。交给我!
自疫情以来,全员核酸采集登记系统服务器因为拥挤,导致无法使用。这个企业老板就当起了志愿者,参与手抄登记,全小区400多人的信息仔细登记核实。防疫物资配发到小区,装卸,分派,总有一个嗓门喊得最亮“交给我!”。采集登记系统恢复后,踊跃报名,学习操作。配合医护人员核算采集登记,系统缓慢时耐心向人们解释,安抚情绪。从物资分派到采集登记,再到封管封箱,粗中有细,一丝不苟,完成采样送检2600人次。长时间熬夜,加班加点,胃病一直反复发作,进行扫尾工作时,让他休息,他说:“还是我来吧,都熟练了,哪家有老人,哪家有孕妇小孩,我最清楚”。忙碌的身影,让小区多了一份安全感。
杨晓锐:拿出必胜的决心,和新冠磕一下,现实里碰一碰。
“你们那还缺志愿者么,有车能拉人能拉物品,人还算结实能抗能跑,能写字会office,有时间,需要的话说一声,我可以报名志愿者。”刚解除居家要求,就给社区工作人员请战了。加入志愿者之后,学习采集登记系统的操作,维持现场秩序,帮老年人完成核算检测预登记,分发物资,是队伍里最年轻的志愿者,也担起了跑腿的工作。 “我的家乡病了,我的城市病了。”当聊起当志愿者的初衷时,简单朴素的回答。在进行第六轮核酸检测时,家里的宝宝刚满五个月。他说等孩子长到了,要把今年春天发生的事讲给孩子听,把这场战役中的“超级英雄”讲给她听。
在9600平方公里的黄河腹地,有392.9万人的热血滨州人,请相信这座城市的宽广博大,厚重坚实;请相信有群逆行者使命必达,无私忘我;请相信自己微光将点亮星空,终将驱散阴霾迎来光明。请永远相信滨州,相信这座城。
红色旗帜下的青年力量